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收藏本站
  • 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览天地
  • 网上展厅
  • 贸易中心
  • 交流中心
  • 服务中心
  • 企业大全
  • 产品大全
  • 供求信息
  • 您的位置: 主页 > 国览天地 > 服务中心 >
    在“首届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市场化高峰论坛”上的发言
    信息来源:未知  ‖  发稿作者:admin   ‖  发布时间:2020-05-13 22:27  ‖  查看次  ‖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plus/ckplayer.htm
     
    陈炎兵(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秘书长)开幕词:
    由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主办、广州国览医疗器械城承办的“首届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市场化高峰论坛”,是在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指引下,积极响应党的十七大号召,加强社区建设,关注国计民生,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的宗旨召开的,也是根据广东省政协主席陈绍基同志提倡的“提高购销价格透明度,避免暗箱操作,坚强消费者费用,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重要指示而召开的。广州国览医疗器械城根据陈主席的这一重要指示,率先在全国建立了第一家医疗器械市场化基地,我们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今天邀请了有关领导、专家学者,在这里共聚一堂,共同探讨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市场化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蒋正华(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名誉会长)
    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上午好!
    首先,我对首届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市场化高峰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
    医药卫生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注,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会议上,对今后医药卫生工作的论述有251字之多,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医药卫生工作的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将医疗改革列入了今后5年国家要解决的六大民生任务之一。报告指出:“要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这为包括医疗器械产业在内的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医疗器械与药品一样,是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不可或缺的手段。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医疗器械在医疗体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企业数量、产业规模、产品质量等方面,医疗器械行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据资料显示,建国初期,我国医疗器械企业只有70家,1985年发展到356家,目前已经达到6000多家;品种由解放初期的基本空白发展到现在年生产47大类、3000多个品种、1.1万多种规格。目前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容量在700亿元左右,出口额超百亿美元大关。预计到2010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容量有望达到1200亿元。中国已经成为继美国和日本之后的第三大医疗器械市场。随着中国医疗器械相关法规的完善,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
    虽然国内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迅速,但我们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产业发展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从全球范围看,我国医疗器械产业规模依然较小,出口仍以技术含量偏低的中小型产品为主;关键零部件仍主要依赖进口,高端产品仍以仿制、改进为主;生产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但技术、规模、品牌的竞争力还相对较弱。我国医疗器械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在质量、数量、水平上的差距较大,医疗器械工业销售额在世界医疗器械销售额中所占比例仅为2%。目前国内市场上,高档医疗器械产品,特别是数字化精密医疗器械,基本被国外或跨国公司占领。我国医疗器械行业80%是中小型企业,企业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创新能力不强,自主研发能力差。要解决这个问题,使我国的医疗器械行业能够在激烈的全球化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使我国的医械产品走向世界,我们必须从自主创新做起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在此,我讲几点意见,仅供大家参考。
    一、在技术上,国家科技部对医疗器械产业提出的任务是,通过实施“十一五”规划,力争突破20~30项关键技术及核心工艺技术,推出10~15个高技术、高质量、低价格的常规装备产品及核心部件,形成产业规模;争取3~5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的重大专利产品进入国内外市场;培养技术创新人才,建立创新团队,培育10个以上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骨干企业,全面提升医疗器械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二、在资金投入方面,首先企业要加大资金投入。在国外,医疗器械新品开发投入的资金一般要占到销售额的10%左右,而我国的医疗器械企业新品开发资金只占销售额的1%左右,而且,由于很多企业销售长期处于低迷状态,生产不景气,往往连这个比例都难以保证。同时,政府也要加大对医疗器械研发的投入,对于一些拥有新的及独特技术的小企业,往往资金不足、市场渗透力不高,政府应该帮助这些小企业与那些较大规模的企业实现对接,进行合作。
    三、 加快医疗器械市场化进程,实行优胜劣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优势并形成标准,将技术优势产业化,为企业带来收益,为社会创造价值,这应该成为我国本土医疗器械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而使我国医疗器械能够得以可持续发展,使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更好的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解思忠(国务院国资委国有企业监事会主席)
    各位领导,同志们: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以前和医疗卫生行业打过多年交道,联系过不少部门。从我个人的工作体会来讲,要做好这个工作,需要抓好两方面的事情:一个是完善市场机制,一个是提高人员素质,这两方面缺一不可。
    医疗器械是特殊商品,它的准入制、市场规范性比别的一般商品有特殊的要求。规范市场最主要是建立完善的制度。以往相当长的时间内,大家依赖于凭觉悟,提倡什么东西。实践证明,体制非常重要。记得小平同志在总结“文化大革命”教训时说,制度是决定的因素。制度好,坏人也不能随便干坏事;制度不好,好人也不能放手干好事,甚至会干坏事。现实生活中,我们医疗器械行业出现的问题,惨痛的教训,无不反映出机制上的漏洞。机制很完善,就不太容易出现问题。同时,提高人员素质很重要。医疗器械从业人员本身从事的是医疗卫生工作,古人说,医术就是仁术。企业必须把社会责任和民生问题摆在首要位置。提高人员素质也是企业做强做大、树立品牌的需要。全球著名的德勤咨询公司对全球200家成长最快的公司进行跟踪调查,给老总们出了非常多的题目,其中一个题目令你夜不能寐的是哪些事情?也就是晚上躺在床上翻来复去睡不着时思考的问题,排在前三位的,第一是如何吸引高素质人才,第二是如何留住主要雇员,第三是如何提高现有员工的待遇,都是紧紧围绕着人才。医疗器械行业要做强做大,一定要有诚信的品质,从老板到员工,建立诚信品质,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树立职业道德。这一点非常重要。
    谢谢大家!
     
     

    邢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政策法规司前司长、中国卫生法学会副会长)
     
    我以前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政策法规司工作,现在退休了,但还兼任着中国卫生法学会副会长。我想从医疗器械政策法规的角度方面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点情况。
    第一,我国的药品政策法规(包括医疗器械),有1部法律,就是《药品管理法》;13部国务院行政法规,包括《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以及46项行政规章,这些行政规章不光是药监局的,也有质监总局的,工商总局的等等。
    作为医疗器械的法规,有1部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大家知道,就是《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还有13项行政规章,指的是部长令和局长令;以及其它的许多规范性文件,比如《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没有用令的形式来发,而是用SFDA文件的形式来发,但是它的法律效力和令是一样的。
    第二,大家可能非常关注的我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最高法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修改之中,将在最近报国务院法制办。2000年4月1号实施的《医疗器械管理条例》,是我们国家1949年建国以来填补医疗器械监督管理空白的一项行政法规。但是,这个条例很不完善,存在问题比较多:
    (一)义务性条款规定你必须怎么做,应该怎么做,这些是有的,但后面的法律条款反而没有,就是你要求必须这么做,我不这么做,法律责任没有,造成管理上很多的不方便。反之,法律责任有的,义务性条款里反而没有,这种情况也有一些。这是一个问题。
    (二)大型医疗器械的准入制度要不要建立。大型医疗器械设备的准入,应该有一种制度。比如说,违法所得,在我们各个省、局的执法过程当中,是非常矛盾的一件事情。我们的《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包括现行的《医疗器械实施条例》都规定了违法所得,但是国务院法制办也开过几次会议进行研讨,怎么做、怎么去计算那些违法所得,这些政策性的名词解释没有。可能各行各业也是一样。国家对这方面没有一个明确的解释。过去卫生部门管理药品时,有一个《药品行政处罚办法》讲到这个问题,对这点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后来卫生部将其一废止,国家局这方面也就没有延续这种解释。  
    (三)医疗器械使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在现行的《医疗器械条例》中根本没有。
    (四)医疗器械的经营企业要不要像药品企业一样推行GMP制度。生产是走像药一样的GMP的道路,还是我就按照国际体系ISO9000进行体系的认证。这也需要做一些决断。现行《医疗器械条例》,根本没有提到医疗器械生产的GMP规范。
    新的《医疗器械条例》将首次医疗器械企业生产经营许可、生产质量、维护和检修、不安全产品的退出、质量抽验、价格和广告等纳入管理。与之配套的《医疗器械管理办法》,对于我们众多的中小企业来说将是一个利好。
    再有,根据目前医改的方向,医疗器械是非常重要的医疗资源,医疗器械与新农村合作医疗的开展、城镇社区卫生的开展以及控制医疗费用等等各项医改目标的实现,都有密切的关系,是得益于医改的投资新宠的产业。
    刚才蒋正华副委员长也讲了,目前我国医疗器械的市场规模是700亿元,到2010年将达到1200亿元,甚至更多。我对我国医疗器械产业也是这么认识的。这种认识正说明,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我们从事这项工作的诸位同志和有关企业,大有前途。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谢谢大家!
     
     

     
     
     
     
     
    刘平(中共广州市荔湾区委书记、荔湾区人大主任)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专家学者,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市场化研究基地”启动仪式暨“首届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市场化高峰论坛”非常隆重地在我们荔湾区召开,这是我们荔湾区的一件大事、喜事和盛事。
    首先,我代表中共荔湾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几套班子,以及百万荔湾人民,对研究基地的启动和高峰论坛的召开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对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我区工作的各位领导、同志们,以及此次光临盛会的各位嘉宾,各位商家学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当今世界医疗器械和医药行业的发展超过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成为“日不落”行业。我们荔湾区作为有着两千多年历史文化底蕴、中西文化交汇、商贸兴隆通达的广州中心老城区,与医疗行业的发展有着不解之缘。我区辖内集中了广州诸多药品制造厂家,有闻名遐迩的广东清平中药材市场,广东省“十一·五”规划的十大重点项目——广州国际医药港也已落户我区。生物医药行业是我区重点发展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我区也一直以来致力于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实施“名院、名科、名医”战略,为居民提供了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较好地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目前,我们荔湾区被评为全省唯一的“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示范区”,并率先在全国创建中医药强区。
    正是由于我们荔湾区有着这样的医疗卫生、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今天,坐落在我区的又一医疗器械交易市场——广州国览医疗器械城正式开业,中国医用耗材交易中心揭牌,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还将 “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市场化研究基地”落户在我们荔湾区,今天也正式启动了,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并还在我区召开了“首届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市场化高峰论坛”。这标志着中国医疗器械“产—学—研”三结合在我区生根开花,这也必将有利于推动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进一步向健康、安全、有效的方向发展,促进政府进一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我们荔湾区一定不负众望,积极配合,全力支持广州国览医疗器械城的发展,还要全力支持“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市场化研究基地”的各项研究工作,我们区将提供力所能及的条件支持,以促进医疗器械产业按照市场化公平、公正的自由竞争机制的形成,并以此进一步来促进我们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促进我区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再一次预祝本次活动圆满成功!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事业进步,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姜峰(中国医疗器械工业总公司总经理、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会长)
    非常荣幸能够受邀参加“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市场化研究基地”启动仪式和“首届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市场化高峰论坛”。今天在场的有这么多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特别是刚才各位领导的讲话,他们在宏观上对整个中国医疗器械产业有着很深刻的认识,使我也受益匪浅,使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作为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的会长,我代表协会在这里讲几点意见,因为是论坛,有些是我个人的看法,供大家参考,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提出指正。
     
    一、以往卖场不成功的原因
    国览医疗器械城这样的卖场,以往在国内至少有十几个单位都操作过,统统都失败了。但是,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还是支持国览医疗器械城这样的卖场。在做过多次的调研之后,最后我们非常慎重地第一次把医疗器械卖场(中心)的牌子发给了国览医疗器械城。为谨慎起见,我们没有敢发整个医疗器械行业交易中心的牌子,我们发的是中国医用耗材交易中心的牌子。为什么在前面已经有十几家都失败的情况下,我们支持广州国览医疗器械城建立一个医疗器械卖场?那是因为以往卖场不成功缺乏当时的市场条件。
    第一,忽视了医疗器械和药品的不同特点。国家明令不允许建立药品集中交易市场,但是历史上曾经存在过很多这样的交易市场。为什么药品可以集中在一起交易呢?那是因为药品企业的生产、流通都有趋同性。不管哪个制药企业,它的生产车间无非就是生产片剂、水针、粉干、粉针,都是相同的,只是加工、化学结构不同。不管哪个贸易企业,什么样的药品拿来,都是采购、批发(零售),现在无非再加上物流配送,甚至说,不管各种各样的东西,十年前生物制品和化学结构药品的毛利不同,现在都有趋同的倾向,就是八、九个点。但是,医疗器械不同,医疗器械经销商顶多做两个方向的产品,生产企业一般只是做一个方向的产品,例如生产耗材的就不能生产核磁,生产核磁的也常常做不了CT。由于特性的不同,医疗器械集中到一个大卖场来做特别的难,基本上是不可能。尤其是大型设备、高科技含量的中型设备,需要点对点的推广,向医院来介绍这种设备的使用方法、科技含量等等,带有很强的技术创新性,进卖场是不行的。耗材是可以进卖场的,但是以往开卖场的企业,很多是抱着良好的愿望,但由于操作中没有特点,什么东西都放在一起卖,最终都失败了。它走的是药品的模式,没有分析药品和器械的不同特点。
    第二,当时没有现在这么强势的政府主导来干预医疗器械的采购过程,特别是无法引入一些强势的采购因素。卖场开业后基本上是坐等医院上门,但是医院买家常常不上门,所以卖场就撑不住了,因为那时候的大环境并没有促使医院要千方百计地去降低采购成本,医院的买方因素太强了,不用出门货都送上门了。
     
    二、现在卖场具备成功的可能性
    卖场的外部条件现在成功地具备了。当然,这个成功我只是分析外部条件,至于经营的好不好那是内部条件。
    第一,医疗体制改革的要求。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有一个很明确的讲话,这个讲话被业内广泛视为国家医改方案出台前的一个信号。(一)政府要加大对医疗卫生产业的投入。过去政府投入不足,现在政府要加大投入,但是政府加大投入的钱并不都是直接补贴给公立的大型医院,政府投入的钱更多地是“下沉”,甚至直至社区医院、乡镇医院。这些医院相对来说会用中低档的设备和耗材,不是大型设备。(二)政府全民医保的钱不是直接给院方,而是给老百姓。由于我们的医保是低水平保护的,老百姓想用的东西是低端的多,毕竟这个钱很少,再加上我们运用效率的问题,中央财政和地方政府的钱加在一起人均才六七十元,当然各个地区的差别因素会有所不同。所以,我们的低投入,政府的投资“下沉”,就注定了医院最终必须降低采购成本。更何况现在公立医院要开始对民间资本开放,将来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在一个平台上竞争,竞争的结果最终必然导致医疗服务价格下降,迫使医院采购更经济、更便宜的东西。总之,政府的投入和医疗市场的变化,都使医院不能像过去那样只买好的买贵的而不去考虑采购成本。从医院未来的发展看,医院要重视采购成本,这是医改的要求。尤其是医改的一些配套措施,简直就是对医院采购的一个限制。比如分级采购、收支两条线等等这些具体的医改要求,同时还限定了所有非军区医院从中央、省级、市级三个层面都要参加统一招标采购,这就必然促使一些专业化的市场分化出来。所以,医疗体制改革的大市场环境决定了医疗器械卖场有了一定的外部条件。
    第二,政府已经明确医院主要是治疗。过去医院主要是以药养医,药的收入普遍占50%以上,现在政府强调要扭转这一现状,主要是靠医生的治疗来收费盈利的。医生治疗包括两方面:手术治疗和利用设备进行治疗。手术治疗要受很多条件的限制,医院要增加收入,就必须采购更经济的医疗器械和医用耗材。
    第三,规范招标行为。政府明令任何一间公立医院都要参加招标,但招标确实存在不规范的行为。规范招标行为,理顺渠道,控制价格,杜绝暗箱操作,也会促使贸易分化,形成集中采购市场。在市场中价格才能透明,产品才能比较多,这样就给招标机构一个比较、选择的机会。
    综上三点,我们认为现在具备了一定的外部条件,这个时候做卖场与过去所处的环境不同了,所以现在做卖场有可能成功。
     
    三、怎么做好卖场?
    第一,运营商要做好服务。首先,卖场要定位准确。现在最适合做卖场的是耗材,而不是全部的医疗设备。全部医疗设备是不可能放在一个卖场来交易的,耗材交易、使用的特点与药材有一定的趋同。中国的耗材厂家特别多,12000家医疗器械企业中,大约有3000~4000家都是生产耗材的,它们其实很迫切地需要有一个集中的市场。中国有三个地区医疗器械贸易最活跃,其中产量、交易最活跃的就是华南,所以我们第一块牌子是支持华南,支持国览医疗器械城,这是我们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的。客户也要定位准确。谁是这个卖场的买家?我们认为,现在如果只靠买家个人方面的动力驱使它来的话,那可能只是小诊所、小医院,这些医院迫切的生存条件就是要买的是便宜的东西,价格要透明的,销量都不大,也没有厂家去做工作,暗箱操作的几率都不太大,特别是一些私立医院、个体诊所,它们会到这里来。如果是政府参与了,启动大医院来,一些大医院也可能成为客户。但是现在的客户宣传定位应当是中小型医院和诊所。那么,谁来成为租户?应当是厂方、销售办事处以及当地的商业公司。其次,要做好降低进场租户的成本。(一)仓储统一管理可能对于租户降低进场成本会有很大的用处。(二)与政府打交道,给进场租户解决许多实际问题,包括证照、检查等等。(三)在宣传上,更重要的是通过电子商务和直接印刷的信息,把厂家的产品宣传出去。
    第二,希望政府能够支持。刚才领导们说国览创建医疗器械城是一件好事情,希望有一些更实际的行动,当然国览也要提供条件去配合。比如,卫生厅能不能把招投标的机构在这里设一个分支的办公场所,或者发布一些招投标信息;物价部门能不能在这里设一个窗口,外地产品进入广东就直接在这里报物价;药监局可不可以在这里设一个窗口进行市场抽检等等。如果这里做的很透明,大家相信这里没有假货,买的人就会多了。另外,卫生厅可不可以组织一些大医院定期来参观参观,引导他们在这里购买。
    第三,希望政府监督、企业运作一定要做到现场交易、场外交易和网上交易同步进行。不能将厂商限定在只在这里交易,这里只是一个窗口,这里洽谈完场外交易,就放开让人家做。总之,通过这个窗口给广东卖东西都是好事,都能带动贸易,带动人气。另外,国览提到要做到“永不落幕”,什么叫永不落幕?中国的晚上是外国的白天,有些人下班了人家还还要在网上查你到底有什么东西,人家还想做一些贸易,特别是大医院网络化管理都很现代了。如果把网络做好了,通过网上能够了解你的产品,甚至通过网上能够交易、下订单,电子商务这个平台就变成了“永不落幕”。
     
    四、给进场者的一些建议
    第一,坚定信心。医疗器械卖场现在有成熟的外部条件,国览医疗器械城下定决心要做好这个事情,也有这么多各级政府的支持,你们的行为是经过政府的批准,是合法的。你们在全国是第一批,是先驱,你们如果在这里和国览医疗器械城大家共同度过开始创业的一个艰难期,不要怕刚开始的时候客流少,困难多,要对自己做的事情有信心,坚持到底,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好。
    第二,守法经营。既然集中在一个卖场,好不容易达到今天这种被批准的情况,一定要牢记:一家企业在这里违法,就会被认为是整个卖场有问题。许多卖场倒掉,就是因为一两家出事就把它给关掉了。所以,希望你们考虑集体的利益,一定要在这里守法经营。
    第三,把商铺、公司注册地当成一个窗口,还是要走出去。一,要宣传自己。宣传自己就是宣传卖场,别人生意火了,带动你也火。二,立足窗口,同时发展自己。广东就是发展的龙头。三,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地理位置。广东离香港很近,香港一直是我们转口贸易的一个平台。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举办的一年两届全国最大的医疗器械博览会,从2008年开始一连三年就有一次固定在深圳,你们要抓住这个机遇,该招商就去招商,已经进场的去多洽谈代理一些产品,外商也会直接到你们这里来,因为办会的时候有10万人来。如果你的企业能够获得国际认证,现在境外的机构在中国采购的量非常地大。希望你们立足于这里,自己走出去,产品出国门,和国览医疗器械城一起把自己做强做大。
    我能讲的就这些,供大家参考,谢谢大家!
     

    王硕(卫生部健康报社社长)
    谢谢大会主席。首先感谢大会给我这么一个机会来聆听各位领导和专家的精彩演说,使我对医疗器械市场化的问题能够有一个比较多的了解,也籍此机会请允许我代表卫生部健康报社对“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市场化研究基地”的启动表示热烈的祝贺!今天有这么多的有识之士聚集在这里,我们有理由相信:创建这个研究基地以及举办这个论坛探讨相关的问题,一定会对推动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市场化产生重要的社会影响,具有深远的意义。
    大家知道,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科学地阐述了医疗卫生工作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且明确地提出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目标,对“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做出了全面的部署。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这样一个重要的论断,不仅深刻地揭示了医疗卫生工作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在关系,而且充分地体现了党和政府“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健康作为人全面发展的基础,既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目标,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
    国民健康水平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反映,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上世纪90年代,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出了以健康为首要的内容“人类发展指数”,并且发表了第一份《人类发展报告》。2000年9 月,联合国召开千年峰会,189个国家联合签署了《联合国千年宣言》,提出了八项千年发展目标。其中,有三项是卫生指标(即降低儿童死亡率、改善妇幼卫生状况和抗击艾滋病、疟疾及其它疾病),还有三项与卫生有着密切联系。这表明,卫生发展已经处于人类发展的重要位置。
    众所周知,新的医疗改革方案日前已经过全国人大讨论,方案即将出台。根据新华社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高居老百姓关注程度之首,网民们都希望政府主导的新一轮医改切实改变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对这样一个万众关注的问题,党和政府也是非常关注,非常谨慎的。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国务院已经组织力量专门制定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案,努力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看病就医问题。有关学者评价说,这表明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已经箭在弦上。2007年,中央财政拨付给医疗卫生经费276亿元,比上年增加62%,这是历史上没有的。中央的决心之大,给我们带来的发展机会,给老百姓带来的健康福祉,都是毫无疑问的。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还指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将重点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快建设以社区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启动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对困难群众给予必要的资助,以及做好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现在全国已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3036个,将直接为老百姓服务。医疗器械、药品进入社区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当然,城市的大医院是医疗器械城是重点、难点,矛盾的解决在推进当中,要解决还要假以时日。
    新的医疗改革方案的思路大概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建设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设卫生监督执法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政府责任。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这里只讲讲建设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的问题。药品当然也包括医疗器械和耗材,是关系人民健康的特殊商品,保障基本的药物供应是国家药品政策的核心,保障基本药物供应是国家药品政策的核心。要以建立基本药物制度为重点,确定基本药物的目录和品种,实行定点生产、政府定价、集中采购、统一配送、规范使用等办法,来保障群众享有安全、有效、必需、价廉的基本药物。改革药品生产流通体制,促进药品生产流通的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严格新药审批和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准入,加强质量监管,确保药品安全。改革药品价格管理,提高药品定价的科学性,纠正虚高定价,减轻群众负担。
    今天非常高兴参加这样一个“基地”的启动以及“健康大卖场”的活动,我们《健康报》也可以利用传统的纸媒和新创刊的数字传媒,来为广东的经济进行广泛的宣传活动。只有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包括政府的努力,新闻媒体的努力,才能把这样一个“健康大卖场”建设好。在2008年大事、喜事、值得期待的事情就要到来这么一个美好的年景,国览医疗器械城这个“健康大卖场”的创建,实在是一件造福老百姓的好事,
    我预祝国览医疗器械城创建取得成功!也预祝医疗器械产业市场化高峰论坛取得成功!谢谢大家!
     

    张文鸣(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社社长)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上午好!
    党的十七大的提出了“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的重要论断,把“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的一项奋斗目标。新年伊始,我们就在这美丽的穗城举办这次论坛,足见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的敬业意识。请允许我借此机会,代表全国卫生产业企业协会和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社,对这次论坛表示热烈的祝贺!
    改革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也可以说是对发展医疗卫生生产力道路的选择,医疗技术是医院特殊的生产力,是把医学科学固化为医疗技术。医疗科技进步是医疗服务过程、服务手段的改进、发展和完善,既包括技术改造,也包括医疗设备的更新和利用。医疗技术是医疗改革的原动力,也是医院改革与发展的目标。向技术要质量、要效益,有经验有教训,在很大程度上考验着医院经营管理者的远见卓识。20年来的医改实践足以证明了医疗器械在提高医疗质量以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的作用。
    当前社会存在着“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有人把这个问题片面地说成是医疗器械使用过多的问题。客观地讲,一些大医院确实存在着的大型医疗器械增长过快、配置不合理、利用率不高的弊端诱导了不合理的医疗行为,但是没有人反对医疗设备的更新,毕竟“小米加步枪”时代早已经过去了。然而,在购置大型医疗器械时,因为单项投资额大,投资回报期长,决策成败,后果深远。这既是技术工作,也是经济工作,是技术与经济的结合。医院经营管理者必须精于此道,才能正确无误,诸如:决策不能跟着感觉走,受虚假广告的诱惑;要认真地进行可行性研究;添置新医疗器械后要做好真实有效的宣传工作,让消费者了解必要的信息。当然,维修保养工作更不可或缺。
    技术队伍是技术能力的主体。在人和器械的关系上,人的因素至关重要。名医使医院闪闪发光,尖端设备使医院蓬壁生辉,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和高新技术器械珠联璧合,才能适应消费者的需要和现代医院的发展。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社愿意为国览医疗器械健康大卖场服务。谢谢大家!
     
     
     

    陈炎兵(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秘书长)宣读:
    关于建立“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化市场研究机制”的倡议书
    目前我国医疗器械产业仍处于初始阶段,尚未步入市场经济规范化的轨道,成立“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化市场研究机制”,对实现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市场化,促进我国医疗体制改革,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市场化研究机构”由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牵头,与中央、国家有关机构,以及省、市、区等各级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医疗机构、企业及专家学者共同组成,为国家有关部门提供制定医疗器械产业化市场政策的新思路、新信息。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拟邀请国家发改委、国务院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商务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作为指导单位;邀请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通讯社、中国卫生报、中国医药报、中国商务报、中国卫生产业杂志、中国卫生网、今日中国论坛等作为媒体支持单位;邀请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中国健康报、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医师协会等作为产业市场化研究机构成员单位,共同关注和推动医疗器械产业市场化的发展。
    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市场化研究机构成立以后,切实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通过实现市场化改革,促进改善现行医疗器械流通环节中的不良机制,防止暗箱操作和企业垄断,彻底消除医疗器械行业交易的弊端,节省财政支出,降低医疗器械的价格,减轻人民群众医疗费用压力,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2.通过医疗器械产品价格的公开化、市场化,建立公平、公正自由流通的竞争机制,确保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3.通过市场化竞争导向,优化产业资源,促进企业科研能力和产品质量水平提升,提高医疗诊断治疗技术水平,增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4.通过建立医疗器械产品“最高销售价格”标杆,制定医疗器械产业市场化规范标准,完善我国医疗器械流通渠道价格法规,提升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市场综合竞争力。
    5.通过搭建医疗器械产业市场化基地,构筑全球性医疗器械交易平台,创造每年高额的贸易份额,促进广东省经济的发展,增加广东省的财政收入,提升我国医疗器械的知名度。
    因此,为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加快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市场化改革,发挥广东省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的作用,特邀请国览医疗器械城所有租户及相关单位,积极参与到医疗器械市场化研究机构当中来,积极支持我们的工作,为我们提供有益的经验和有效的信息,以加强我们“产学研”的研究,共同开创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化的新局面。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
    2008年1月5日
                                                                                                                                               
     

    袁木(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会长、原国务院研究室主任、国务院新闻发言人)总结发言
    中国医疗器械产业的市场化,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带有浓厚的理论色彩,也是一个实践问题。我们要通过实践,真正地推动我国医疗改革,首先就要推动医疗器械的生产、销售、服务各个环节都降低价格,为人民服务,这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当中一个重要问题,不是全部。
    今天我们用两个小时多一点的时间,很短,不长,探讨了这么一个与群众关系紧密的大问题。我认为论坛开得是有成效的,时间不长,内容还相当丰富。
    会议到此结束,我们的任务还没有结束。实践和提高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市场化水平,既有健全完善的机制,又有健全的宏观调控的制度,加强科学管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任重道远。希望所有到会的人士,继续关注这个问题。
    我们大家共同来祝贺这次论坛的成功!(鼓掌)
    谢谢大家!




                  
    上一篇:功能服务中心
    下一篇:在“首届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市场化高峰论坛”上的专题发言
        返回顶部↑

    备案号:  网址:www.kwoklam.com.cn   网站名称:国览网--全球医疗器械采购中心
    本站最佳浏览效果:1024*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浏览器IE7.0以上